掌上郧西-郧西领先生活信息门户!【官方网站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8870|回复: 2

今天,武汉给郧西发来感谢信!信中这句古诗不简单

[复制链接]

68

主题

3

回帖

668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668
QQ
发表于 2020-3-6 22:37:5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今早6时30分许,郧西高速路口,11辆大货车,满载着郧西50万人民的深情厚谊,驶向武汉市。
武汉对口帮扶郧西24年来,
改变了郧西城乡面貌,
助力郧西实现经济跨越,
结下了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。
当前,正值新冠防肺炎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时期,为缓解武汉蔬菜等物资紧张状况,郧西人民积极筹措价值101万元的生活物资,驰援武汉。

8ceafbcaa65972099186897172c085d4.gif

今天下午
武汉市委组织部向郧西县委县政府发来感谢信
内容如下:

感   谢   信

中共郧西县委、县政府:

      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武汉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,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,坚定信心、同舟共济、科学防治、精准施策,做到守土有责、守土担责、守土尽责。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奋战在疫情最前沿,始终与全市人民共同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。

       麇地汉县,郧汉相亲。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,贵县向我市捐赠物资多达90余吨(生态香菇20吨,生态有机红薯粉条20吨,生态有机高山冷水米10吨,生态旭葱家常菜10吨,生态益群家常菜10吨,生态魔芋面条10吨,生态土鸡蛋10吨,恒达铁扫帚2万把),为我们打贏“武汉保卫战”提供了强大的物力支持和精神动力!在此,由衷感谢县委、县政府的大力支持!由衷感谢郧西人民对武汉的一片深情厚谊!

       桑麻虽喜多新垅,耆旧堪嗟有故人。万众一心,没有翻不过的山;心手相牵,没有过不去的坎。我们坚信,在党中央、国务院和各级党委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全市人民的齐心努力,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人民战争!


中共武汉市委组织部
2020年3月6日
“桑麻虽喜多新垅,耆旧堪嗟有故人。”感谢信中的这句古诗极富深意这句诗出自宋朝名相张士逊所作《经乾兴寺》而张士逊正是郧西人

全诗如下


经乾兴寺
宋·张士逊

桐枝手植有桐孙,二纪重来愧此身。
三代衣冠联贵仕,十州轩冕接清尘。
桑麻虽喜多新垅,耆旧堪嗟有故人。
萧寺门前题粉壁,又书丁己对壬辰。
(来自清同治《郧西县志》)

注:位于郧西县城关镇乾兴寺村的乾兴寺,始建于唐代,为郧阳府十景之一。乾兴寺以皇帝年号命名,是因为郧西曾走出了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——北宋宰相、诗人张士逊,而乾兴寺也见证了张士逊与宋真宗、宋仁宗两代皇帝的君臣情谊。


据此诗记载,张士逊曾于宋太宗雍熙年(984年—987年)在郧西乾兴寺植下梧桐树。壬辰年登进士第后回郧乡任职期间,曾在乾兴寺题诗,丁巳年担任宰辅后返乡,再次于郧西乾兴寺题诗。



这封感谢信,隐藏着无数深情!
正如信中所写:
万众一心,没有翻不过的山;心手相牵,没有过不去的坎。
十堰加油,武汉加油,湖北加油!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
为人民服务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1

回帖

8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8
发表于 2020-3-6 22:56:40 客户端 | 显示全部楼层
感谢武汉市多年来对郧西的对口帮助!: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1

回帖

4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4
发表于 2020-3-7 03:03:05 客户端 | 显示全部楼层
中国维糸了三千七百年历史的文化体系。他是团结,文明的延升。大难有大爱,只有中国人能做到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

鄂公网安备 42032202000106号